很多人因为偶然的原因,走上了自酿之路。2007年,因为无聊,看了几篇关于自酿葡萄酒的文章,信手拿2斤巨峰葡萄搞起了自酿,结果当然是成功了。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拾,除了葡萄,凡是可以酿酒的,什么香蕉、龙眼、菠萝、芒果都试过了一遍,还顺便搞出了黄酒、白兰地、米酒等,现在可以算个“酒鬼”了,因为酒鬼的名号已经被丹东的一位朋友弄走,所以我改称“酒怪”,我看这个名号倒也名副其实。
自酿讲究的是心情,心情好酒就好。我看到一些文章把自酿搞得很“技术”,使一些入门者望而却步,这倒大可不必。几年下来,积累了一定经验后,我搞自酿的时候很随意,比如弄葡萄酒,有多少葡萄就用多大的容器,有什么就酿什么;辅料么,也是有什么用什么,没有就不用。也许是老油子了吧,怎么弄怎么成。当然,有几个环节我是很“规矩”的,比如容器的清洗一定要认真,什么时候分离一定要拿捏好,陈酿时一定要满瓶,糖一定要加,这四个“一定”我一直坚守着,因此基本上没有再发生过“上白”和酸败的事情。自酿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,我很少为没有这样、没有那样而烦恼,整个过程我的心情都很好,酿出的自然也就是好酒。
我搞自酿追求的目标是用身边的材料酿出好酒。有一次吧,我酿出了一些香蕉酒,放了近2年,酒体都差不多变成黑色了,尝尝有点酸,我想该是“醋”了吧,也不敢喝,决定把它蒸馏出来,看是酒还是醋,结果蒸出了36度的香蕉白兰地,很冲的,但香味非常丰富,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,先陈它几年再说。除了葡萄酒,“米酒”是我经常做的一项功课,以前我搞过“五粮酒”,就是五种粮食酿成的酒,搞过高粱酒,搞过糯米黄酒,什么固体发酵,半固体发酵、液体发酵基本都弄过了,弄来弄去还是一头雾水,不得要领。后来我也想通了,我也别去弄什么五粮液、茅台酒了,简单一点,就弄点“米酒”喝喝!前段时间我就蒸了几斤大米,加安琪甜酒曲,糖化1天后加水(纯净水)发酵,由于量少了一点,还不满瓶,过几天又加了点白高粱(先加曲糖化),一个月后蒸馏,共得5斤45度的“米酒”,你还别说,真的很香——当然是米香,还略带有点甜味,好像是玉米的那种甜味,我想大概是加了白高粱的缘故。回想起来,以前把这个酿酒想得太复杂了,有时侯简单才是王道。
合适的时候,我也蒸点白兰地,前二年还种了点葡萄。当然,品质与所谓的“酒庄”比起来,差距是不小的,但是我追求的只是一种恬然的境界,就像下班后到后院种种菜,偶尔的收获也许能让自己找回一点好心情,如此而已,别太当真!